沙漠明珠 圣卡特琳修道院

分类:埃及 | 标签: 埃及   西奈沙漠  
2014-08-15 05:00 阅读(?)评论(0)

圣卡特琳修道院 Saint Catherine早在五六年前就可以去,那时我在Taba塔巴度假,当时觉得一个修道院有什么大不了的,欧洲出名的修道院大教堂看得多了,而且费用也不便宜,至少50欧元,行程安排还得起早摸黑,就不想去。后来一直有点后悔,也一直想去,成了我旅游生涯中的一个夙愿。以前对希腊的空中之城迈泰奥拉,那是建筑在悬崖峭壁上的修道院也是向往多久的,前几年去那儿走了一遭,实在震撼。


去圣卡特琳修道院要经过沙漠,它本身就位于Sinai半岛的沙漠山之中,修道院2002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埃及列入Unesco世界文化遗产的并不多,这点我保留自己的看法,觉得很多排名以及Unesco名单基本上由欧美操控,也不是很公平,这包括对世界历史7大奇迹和自然7大奇迹的评选,并不是很公正,看得出很多是和旅游商业有关。国内那是更加混乱了,名堂也更加多,都是十大之一,都是4A级景点,多半是旅游和商业动机。国外对旅游景点很少冠以级别的,对文物也很少分省级和国家级对象来保护。现在觉得国内什么都是等级,等级制度让我想起宗教制度和那些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把人分成三六九,平等荡然无存。




这儿的沙漠骆驼也是旅游观光的一项服务,收费比在开罗金字塔便宜很多。当地人是Bedouin贝都因人,很善良,祖先来自沙特。






修道院周围的风景很美,都是沙漠经过几百万年的历史风化成花岗岩石了。那些山羊都无需看管。古代时候水源是一个重大问题,都是挖深井或者利用白天和黑夜的温差山上滴水积聚水源的,水是特别珍贵的,现在还是一样。










这次去圣卡特琳修道院是参加一天游,从沙姆沙伊赫Sharm el Sheikh出发,团员来自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埃及导游能讲英语和意大利语,那对意大利游客听大不懂英语。去圣卡特琳修道院的游客年龄都是比较大的,对文化历史比较感兴趣。





圣卡特琳修道院位于西奈山南部的摩西山(也译作穆萨)海拔1570米处,这里曾是《圣经》故事中记叙的犹太人领袖摩西接受十诫的地方,现在已成了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和睦相处的象征。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圣卡特琳修道院及其周边地区,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公元65年,基督教开始进入埃及,到4世纪时已广为流传。4世纪末叶,基督教隐居之风盛行,部分修道士为了逃避城市喧闹和物欲的吸引,到荒凉的西奈半岛山区隐居。公元527年至565年之间,希腊国王查士丁尼,致力于保护定居在山区的修道士免受游牧民族的攻击。他在一个小教堂的基础上建造起城堡式的修道院,并以一位曾为信仰基督教而献身的亚历山大(埃及地中海沿岸城市)姑娘卡特琳的名字命名。






 

修道院里面绝对不能拍照,这张照片是我们团离开后,我最后一个,就偷拍了一张,否则导游也不让拍。虽然教堂没有以色列和欧洲大教堂那么豪华气派,但是想一想当初建造这座修道院的难度,在荒漠之中建造了这座宫殿,那是奇迹了,历史上很多修道隐士也非常勤奋刻苦,自给自足,还研究不少医学和其他哲学。像比利时出名的啤酒都是修道院人士研制和生产的,市面上没有供应,出口的和超市里的卖的都是普通品种。



 

古罗马文化的痕迹,修道院在历史上免遭战争毁坏,是一个奇迹故事,所以吸引了不少信男信女来这儿膜拜。圣卡特琳修道院是埃及最美的文化景点,也是世界文化宝库的珍藏。不像国内很多古迹修复的像新造建筑,大多数是出于旅游和商业目的。




最不可思议的是,公元1106年,埃及法蒂玛王朝统治者阿慕尔在圣卡特琳修道院中建造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清真寺。这种在民族、宗教、信仰,文化上大相径庭的建筑搁在一块,却形式上浑然一体,内容上相得益彰。它已成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共同胜地和睦相处的典范。

  这种相互融合的状态,有着历史和现实原因。公元640年阿拉伯人进入埃及后,伊斯兰教在埃及迅速传播,科普特教非但没有被禁止,反而得到了善待。据说,先知穆罕默德曾经讲过的“谁见了基督徒,应视其为兄弟”,在随后的《豁免权公约》也有所反映,因此受到原住居民的欢迎。以后的各个王朝,虽然在具体政策上有些变化,但总体上没有根本的改变。Mubarak穆巴拉克总统上任后,在宗教问题上有一句名言,反映了埃及政府坚持的基本国策,“宗教属于安拉,国家属于大家”。


公元6世纪以来,无论是阿拉伯人进入、十字军东征、拜占庭时期、还是奥斯曼帝国统治、拿破仑统治时期,以及埃以战争,均未伤及修道院。这奇迹般的生存经历,使得圣卡特琳修道院更加神奇。

  今天我们看到的修道院,一如既往地由希腊与科普特一系的修道士管理。虽然作为旅游景点向公众开放,却仍然保持着整洁、肃穆,一切井然有序。部分遗迹可追溯到拜占庭时期以前的修道院俨然一座古城堡,四方型筑城坚固,主要建筑材料是花岗岩,墙体平均高度为20米,依山而建。





这些都是景区门口的小摊贩,那些店主的打扮和沙特人很像,Bedouin,以前来自沙特,西奈沙漠和沙特只有一水之隔。喜欢穿白袍子,可能是因为那儿的天气大多数是炎热季节。



我们参观完毕修道院之后,登山拍全景,修道院的海拔有1570米,Saint Catherine的山顶最高峰有2600米左右,我们没有爬到顶,只爬了200米高度就下来了,有几个只爬了100米左右就坐下了,都是一些夕阳年记的人。





圣卡特琳修道院是一座集历史、文化和艺术为一体的博物馆,保护和收藏着别具特色的艺术珍品。从图片上就能看到圣卡特琳修道院是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结合的旅游景点,是人类文明的结晶,隆重推荐。

 



  最后修改于 2014-08-15 05:25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