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闯沙巴水上贫民窟

分类:马来西亚 | 标签: 马来西亚   沙巴  
2015-02-02 00:57 阅读(?)评论(0)
马来西亚沙巴去了二次,照片很丰盛。有人会觉得去过的地方再去很无聊,不会找一些新的旅游景点吗。本人觉得很多地方多去几次值得,一点都不会觉得冤枉。比如我开罗去过2次,第一次跟团,很早时候,第二次自己一个人去的,在金字塔险遭叵测,差点被抢,那天傍晚没拍几张照片,只能第二天早晨再去。像特内里费岛,十几年前也去过,那时候拍的鲸鱼,照片质量很差,第二次再去就熟门熟路,拍起照片来也得心应手。像土耳其我去过6次,再过2个星期我又要去了,像卡帕多西亚都是十几年前的回忆,这次去肯定可以拍更好的照片。去年在Pemukkale棉花堡我就连续二天去,可以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瑞士蒙特勒Montreux我去了二次,法国的霞慕尼Chamonix也去了二次,今年5月份去西西里岛,以前也去过,很多景点我都喜欢翻来覆去的故地重游,反而有一些地方我没去过,说不定以后也不会去,一辈子未必一定要走遍世界各地。旅游也得讲质量,不能全讲数量,哪怕一生只去一个地方,扎扎实实,深度游,最后写出一本书,那也是很有价值,老外这点做的比国内人好,他们能够很系统的写出几本旅游书,他们把中国的旅游景点分析的也很透彻。


沙巴水上人家我连续去了二次,他们都是在Gaya岛上,这个水屋不像以前在山打根那里,不是旅游景点,也没有游客,没有华人居民,治安很差,连当地的亞庇居民也不敢轻易贸然前去。我打听过多次前去的方法,被劝说过多次,要我打消其念头。但是好奇心和猎奇精神驱使我要到那里探明究竟,要揭开Gaya岛以及水上贫民窟的神秘面纱。
某天清晨,晨曦刚露面,我在岸边碰到上图的这艘小船,我向他打听Gaya岛的水屋,他说帮我开过去,当然收钱是肯定的。我完全相信他,凭感觉凭直觉我相信他是好人,所以就跳进了他这首小船,当时除了对他相信外,我也没考虑船的安全问题,去水屋探险是我的使命。
在这里奉劝其他网友别效仿我,会出现很多万一,而且那里的确偷抢成风,基本上都是贫民窟。有人会说,你能去,为什么我不能去,假如你有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决心,那就去冒险吧。我是经历过风风雨雨,各种冒险生活的,一个人可以闯荡塞内加尔的毒品岛,在冈比亚的原始森林碰到过匪徒,我迎面而上,坦然的和他们聊天。25年前我曾一人游历南美8个月。在很多国家碰到过歹徒,巴西坏人最多,秘鲁的利马小偷也多。上世纪90年代在西班牙南部遭人抢劫殴打,在法国南部青年旅社钱财被偷光,在马德里为了躲避匪徒不得不躲进警察局。单枪匹马的旅游,也就是单枪匹马的和匪徒较量,看谁更勇敢,现在已经不怕什么人为的危险,身上不会带太多的钱,随身携带的小摄像机也不是很引人注目,以前我是背着藏有单反机的大包,总发觉有双眼睛在窥视我,20年前在罗马有几个吉普赛人当众试图抢我的尼康机械单反机,够惊心动魄。
当然水屋很有特色,几个人去,或者找个可靠的导游一起去也会减少很多麻烦。我这次亏得这位船老大,他多方面提醒我,上了水屋,我就自由行动,眼前出现了一个新的天地。


水上人家大多数是菲律宾难民,长期在马来西亚沙巴海域上居住,尽管生活条件困难,但这些色彩斑斓的水上房子,很有特色,像是一幅幅油画






我们的小船就在这么错综复杂的水屋中穿行,有时候我的头必须低下来,否则会撞上破烂的水屋之间链接桥。













              这就是我上去的地方,这哪是楼梯,上去下来都是忐忑不安。




在水屋里参观一下,发觉居民很友好。其实很多落后地区的人,或者贫民窟的人都是很有好的,特别是小孩子,他们天真无暇,对我挥手微笑。



在水屋上住的居民大多数是Bajaus人,其余的就是菲律宾和印尼难民。Bajaus人在几百年前就建立了他们的水上根据地,祖祖辈辈在水上生活,以捕鱼为生。我照片上拍的基本上都是小康家庭,贫穷落后的不敢拍,不想冒犯别人,但是网友可以想象得出,在那些水屋外观上就可以看出里面的破烂。




















这就是我走上走下的楼梯,下去我是反过来走的,正面下去我真怕扑到水里去。

水屋人家现在有电供应,也有卫星天线。只是淡水成问题,必须坐船去KK超市购买,政府许诺,等到KK链接Gaya岛的水管铺设成功后,他们饮水问题就解决了。水屋人的生活现状很困难,经济和就业是大问题,我问了他们前几天暴雨,他们的水屋有否影响,回答是没有什么影响,没有漏雨。看上去弱不禁风的水屋支柱,能挡住台风暴雨,完全出乎我意料之外。


水屋里也住着美女,他们的生活也在不断改善。去沙巴KK更要打扮的漂亮,出门就像过节。



这里是菲律宾难民的水上人家,他们比水屋条件还差,几家人合住在一条船上。


可怜的老头,我不知道什么叫幸福,什么叫痛苦。眼前的景象告诉我,和他们相比中国人都算是幸福中人。


回去的时候我就坐他们的小船,进行一次现实生活的体验,有网友说那么多人,万一船翻了怎么办。他们肯定不会有麻烦,他们个个都是游泳高手,只有我死路一条。


风景不一定是在景点,水屋去了2次,每次拍200多张,筛选后每次还留有50多张,这足以证明水屋的特色,与众不同。我也希望再过几年那儿的生活能够得到改善,不再有那些贫民窟水屋。

水屋渐渐远去,但是强力的生活反差深深鞭策着我,让我更珍惜所得到的,也希望网友们看博文后有所同感。还有很多沙巴水屋照片,在山打根也拍了很多不同风格的水屋照片,以后继续和网友分享。

 
  最后修改于 2016-05-19 23:43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