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正文
|
||
马上是国际儿童节,这篇博文应该放在五四前后发才对,惭愧了。96年的历史,中国青年不断为新中国的强大而奋斗。1919年五四青年运动发生在北京,所以我特地找出一些北京旧照片和网友一起回顾中国三十年的翻天覆地变化,看到这些旧照片,似乎历史就在眼前,我们也曾经年轻过,但是今天的青年们要比我们那个年代幸福,生活的更精彩,事业也更辉煌。可惜看到很多青年除了在经济领域里能够多挣钱外,在哲学思想和意识形态领域上,更加保守落后,固步自封,和国外相差太多。在旅游事业方面,看到的还是模仿,照搬攻略。有时候在想,假如我们这些旅游爱好者每个人能走出一条自己旅游路线,那么我们国家的风景点将多出几百万,假如每个出国旅游者都能自己寻找一个陌生地,那么世界上每个角落都会留下中国人的脚印。 本博文照片摄于1983年,当时去北京参加技术会议,后来又多呆了一个星期自己玩,拍了很多照片,现在只找到这些。回上海煤气公司后自己冲印,这次都是扫描上传到电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已经去过中国很多地方,像世界自然遗产的黄山,庐山,泰山,武夷山和普陀山,广东在出国前,80年代去过五六次,千岛湖和无锡那些地方去过20几次,83年的那次北京之行是我唯一一次北京旅游,现在和大家一起将脚步倒退30年,看当时的风景,看我留下的足迹。最近打算重游北京城,上图是颐和园的铜牛。 上图是承德避暑山庄,会议结束后,我让北京煤气公司开具单位介绍信去承德旅游,当时的承德避暑山庄没对外开放,是招待所,我凭介绍信入住承德避暑山庄招待所,只有十来个人住那里,空空荡荡,风景很好,承德避暑山庄低调而奢华。 上面几张都是承德避暑山庄拍的。 现在跟我一起游览圆明园,其实当时很多北京人也未必去这些地方,游客大多数是去北京天安门,还有瞻仰毛主席纪念堂,我没去。我算是另类,别人喜欢拍照的地方,我就是不拍,思想特别反叛。上图是大水法,就是喷泉。 意大利设计师的作品,古罗马建筑风格。记得当时人可以站在上面拍照,我也留影了,可惜没找到这张照片。 这里是北京的白塔,也许是承德某处,真记不得了,请网友告知。白塔公园不要门票,估计北京市内公园现在也不要门票吧,上海一般公园都不收门票了。 现在跟我一起参观北京郊外的著名景点,潭柘寺和戒台寺,现在估计不算郊外了,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千年古树,造型极其优美别致,看得眼花缭乱,还有就是塔林,都是高僧火化后的墓葬。当时很多人还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更不是游客去的地方,也没有修复好,我这人就喜欢开拓,喜欢猎奇,可想而知当时去这个地方还很难找。 我分不清楚哪些照片是潭柘寺,哪些是戒台寺,请教北京网友,给答案。 这棵树好像是凤凰展翅。 上图都是这2个景点拍的,这张肯定是在戒台寺,因为戒台寺还没有全部修复,那些民工休息时在打牌。 雍和宫是刚开放的,一座藏传佛教的寺庙,记得不要门票,除雍和宫和圆明园外,北京的故宫长城,颐和园,十三陵和天坛或多或少都要收门票的,否则游客也太多了。去北京蜜月旅行的最多,出差开会的也多。 现在跟我一起去故宫游览,对故宫印象就是游客多。 这张是颐和园石船坊。 颐和园十七孔桥。 北京的九龙壁和回音壁。 在故宫记得参观了珍宝馆,里面收藏了很多西洋玩意。 这张应该是在景山公园拍的。 估计是在景山公园。 天坛公园。 风景看完了,所有照片都是国产相机海鸥120拍的,自己冲印, 当时的国产相机和胶卷冲印都很落后,同时期的西方摄影设备已经很先进,我还有一些在国外拍的黑白照片下次供网友比较。现在我们网友都用日本相机,冲印技术也是佳能,什么时候我们的摄影设备能够超过小日本。不谈摄影设备,我们国家人多历史悠久,什么时候我国的产品也能成为世界名牌, 年轻人啊,任重而道远,中国的未来就指望你们了。
最后修改于 2015-05-31 00:49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